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近日,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刮痧研究团队的《刮痧循经理论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标准体系制订与应用》项目获2017年度“康缘杯”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。该研究依托国家自然基金、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、人社部国家职业标准研究等10个课题开展,历时26年。
传统刮痧疗法多为民间、散在的经验,缺乏系统理论和操作规范,缺乏现代研究和临床证实,这直接影响了刮痧的疗效和应用。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技术创新点:
(1)理论创新:在继承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循经刮痧”理论,厘清并规范刮痧相关的名词术语,校勘整理古代刮痧专著22部,梳理痧、痧证的发展脉络,阐释“痧”“刮痧”及“吊脚痧”“绞肠痧”等72种痧证术语内涵;规范“角刮法”“挑痧法”等29种刮痧手法,出版150万字的《刮痧文献整理与刮痧现代研究》。循经刮痧疗法体现了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,填补中医刮痧古籍整理和刮痧理论研究的空白。
(2)标准创新:首次创建多层次刮痧技术标准体系,先后颁布《针灸技术操作规范—刮痧》国家标准、《保健刮痧师》《中医刮痧师》国家职业标准、中华中医药学会《保健刮痧》行业标准和ISO/TC249“刮痧器具”国际标准等5项标准。刮痧入选国家职业大典,成为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,为大众创业提供了两个职业的就业准入标准,实现刮痧技术标准的相互关联和创造性转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