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,中老年中较为常见。由于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相当缓慢,多数病人最初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,因此更需要提早重视。一般来说,诱发脑动脉硬化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。
第一,高危疾病。目前的研究表明,脂代谢异常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症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,更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。
第二,不良的习惯引起。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缺乏运动、高度精神压力、脾气暴躁、吸烟等,则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。在饮食上如果爱吃甜食、油腻食物,以及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,也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增高,使更多脂肪沉积于血管壁上,继而诱发动脉硬化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。
因此,当年龄大于45岁,并有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,就属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。
1.头脑不舒服。经常觉得头发沉、发闷(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),头晕、头痛,常伴有耳鸣,视物不清。
2.睡眠不好。最为常见的有入睡困难,易惊醒,醒后不易再睡,多梦且梦境清晰。有时则多眠、嗜睡、精神疲乏,或与失眠交替出现,毫无规律。
3.近记忆减退。对人名、数字和最近发生的事情容易忘记。平时注意力涣散,动作变得迟钝,反应不灵敏,故与他人交往减少,喜独处,性情较孤僻,难亲近。